欧洲的崛起之路(上)
来源:贝博足球app平台 发布时间:2025-04-29 05:08:13经过了黑暗的中世纪后,到了15世纪,欧洲开始崛起。欧洲的崛起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和中国陶瓷。而这四个方面的开启都和中国有莫大的联系,可以说欧洲的崛起是利用了我们的技术发明推动的。人类文明的进程都是和知识的启蒙和普及有关。
我们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教育,都很清楚知识的重要性。要说到知识文明的传播,就必须提到书籍,而要说到书籍就必须提到纸张的产生和印刷术的产生,而欧洲摆脱黑暗的中世纪,进入科技文明时代的基础,靠的就是中国发明的纸张和印刷术。
我们中国在公元1世纪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造纸技术。直到一千年以后的12世纪,造纸术才传到了欧洲。欧洲还在黑暗的中世纪里停滞不前的时候,我们东方的科技和文化则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其中造纸术和印刷术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的。
据考证,蔡伦虽不是第一个发明造纸术的人,但他发明的是一套采用便宜原料大量制作纸张的工艺。这让纸张的成本变得低廉,因此就能产生大量的书籍了。
我们在唐代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的出现使得知识能够迅速地在我国进行普及,这也是我们在文化和经济上一直处在世界前列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宋代一直到清代之前,我们的出版业都相当的发达。
后来宋朝的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但是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印出来的书籍不仅不美观而且效率低下,我们也没有持续的改进这项技术,因此就被遗弃了,直到明清的时候,中国依然采用雕版印刷术。到了19世纪,铅活字印刷术反而从西方又传回到我们中国。
但是印刷术还是在15世纪传到了欧洲,那时的欧洲人还在拿手抄书呢。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改进了雕版印刷技术,他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可以印刷出精美的书籍。古腾堡的印刷术,开启了欧洲走上文明的道路,并且最终摧毁了一个在文化上封闭,技术上停滞不前的旧世界。
古腾堡从1450年开始,花了四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套印制版的《圣经》。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中世纪的欧洲,几乎就只有一本书,那就是圣经。而且圣经只有极少数人拥有,底层民众连圣经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而手抄圣经的话,光抄一本都要抄两年的时间,统治阶层就利用大众对圣经的无知,进行了长达千年的统治。
印刷术在德国的普及,使得德国市场上很快就有了大量的圣经书籍,人们发现以前教皇宣扬的东西和圣经书籍里的并不一致,尤其是赎罪券制度,让底层民众看清了统治阶层的丑恶嘴脸。于是传教士马丁.路德就开启了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能够说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不仅催生了今天全球十多亿的新教徒,彻底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和国家格局,而且间接导致了部分英国人,爱尔兰人和荷兰人向北移民,从而催生了今天的美国。
宗教改革后,德意志率先爆发了农民起义,开始试图推翻罗马教廷的统治,沉睡了近千年的欧洲开始苏醒了,因为印刷术的发明,使得各种书籍开始大量出现,人们的思想也开始活跃起来,不再受到教皇的束缚,而且他们也清楚真正的圣经宣扬的是什么,因为他们手中也拥有了圣经。最终的结果就是上帝依然存在,但是教皇则威信扫地。
说到欧洲的“文艺复兴”,就必须提到大名鼎鼎的、富有传奇色彩的美第奇家族。他们不仅开启了欧洲的文艺复兴之路,也直接影响了欧洲的近代化进程。但是文艺复兴之路,也跟中国有直接关系。
我们知道“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十字军东征后,佛罗伦萨人从那里学到了我们中国的纺织技术,便开始生产丝绸。佛罗伦萨人是通过丝绸生意,掘到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桶金,成为了当时欧洲最富有的城市之一。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就带来了金融业的兴起,再加上佛罗伦萨地处交通要道,大量的外地人到这里兑换罗马所使用的钱币,聪明的商人就开始以赚取汇率来牟利。到了中世纪末期,也就是12、13世纪的时候,佛罗伦萨慢慢的变成了了整个西方世界的金融中心。就如同19世纪的伦敦,或20世纪的纽约一样。
佛罗伦萨的商人们成为了富甲一方的社会名流,也成为了这个城市政治和金融上的直接领导人,为了平衡各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他们建立了同行工会制度,决定由同行工会来接管城市的行政大权,而这一套制度,这就是近代民主制度的开端。美第奇家族也是从这样一个时间段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第一个让美第奇家族崛起的人叫吉奥瓦尼.美第奇。他把美第奇家族缔造成为了一个金融帝国,1397年,吉奥瓦尼注册了美第奇银行。这家银行很像是今天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这样的投资银行,而不只是提供储蓄贷款的商业银行。美第奇银行业务辐射到了佛罗伦萨乃至整个意大利的政治和商业领域。晚年,他把家族事业交给了自己的儿子科西莫。
科西莫是美第奇家族第一个重视科技文化的人。1414年,25岁的科西莫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和财富。
科西莫从小生长在佛罗伦萨,在离他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尚未建成的极其宏大的教堂,这座未完工的教堂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预计建成后长度可达150米,高度能够达到110米,可是用了80年的时间才修建好了四周的墙壁。修完墙壁后人们发现,这么大的教堂,就没有办法给它装上屋顶。尽管多年以来,佛罗伦萨人一直想把屋顶给封上,但是就没人能做到到。
科西莫年少时,无意中在这座废弃的教堂里,发现了一些古罗马时代的经卷和手稿。这些手稿比他生活的年代要早1000多年,其中记录了很多机械和工程学方面的知识。成年后他遇到了一个叫布鲁内莱斯基的人,科西莫便开始资助布鲁内莱斯基,为大教堂修建一个圆顶。
布鲁内莱斯基从科西莫捡到的手稿中得到了启发,完成了教堂天顶的细节设计。大教堂屋顶建造工程启动后,经过了16年终于把屋顶给装上了。到了1436年,这座修建了140年的教堂终于彻底完工了,她就是圣母百花大教堂。古罗马人的建筑技术在中世纪失传了近一千年后,终于被重新发掘并改进了,它的落成,首先标志着文艺复兴的开始。
认识到科技和知识的重要性后,科西莫开始出巨资供养学者、建筑师和艺术家。这部分钱多到相当于同期佛罗伦萨税收的六倍。1464年,这位74岁的老人走完了他的一生,市民们给了他一个非常荣耀的称号——“祖国之父”。科西莫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在此期间科学、文化和艺术在佛罗伦萨和意大利开始复兴,同时人文主义的曙光也开始出现。
在科西莫之后,洛伦佐成为美第奇家族的接班人。洛伦佐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对科学和艺术方面的全力支持,他培养了一大批艺术和科技巨匠,其中就包括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伽利略。更重要的是,洛伦佐对欧洲人文主义的诞生和发展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文艺复兴之前和文艺复兴初期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绘画题材都是宗教。当时人性受到非常大的压抑,神在人们心中是至高无上的,人只是神的奴隶。这种心态表现在绘画中时,你会看到所有神的表情都十分严肃,甚至略显呆滞。
到了洛伦佐时代,艺术开始抛开宗教的束缚,思想也开始活跃起来,开始描绘人间美好生活的过程,在洛伦佐的推动下,文艺复兴进入高潮。
1488年,洛伦佐开设了西方世界上第一所艺术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他发现了一个天才小学员,他就是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阅读了大量的图书,从科学到文艺。在日后他几乎所有的作品中,都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他伟大的绘画作品,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是人类迄今为止艺术水平最高的绘画,没有之一。这幅面积500多平方米的巨作,辉煌壮丽,表现出了米开朗基罗超乎寻常的创造力和完美的创作技巧。
洛伦佐资助的另外一名巨匠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全能天才列奥纳多,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不同,达·芬奇一生兴趣十分普遍,从某一些程度上讲,绘画只是他的业余爱好,而他对科学和机械的兴趣甚至更大。
如果说文艺复兴在科西莫时代还只是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科学与艺术,那么到了洛伦佐时代,则是完全的创新了。从很多方面来看,洛伦佐都可以称为文艺复兴的教父。洛伦佐不仅把佛罗伦萨建设成了欧洲文化艺术的中心,而且还将它变成了整个文明的象征。
洛伦佐去世后的半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大航海时代由此开始。同时,伴随洛伦佐的去世,文艺复兴的中心由佛罗伦萨转移至罗马和威尼斯,并在那里又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美第奇家族的传奇还在继续,佛罗伦萨依然繁荣,但是它的重要性已经不如从前了。
随着文艺的发展,科学也开始萌芽了。就在米开朗基罗去世的1564年,一位科学巨匠出生了。他就是近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伽利略。
他是位全才型的科学家,他发现了物理上重要的现象物体运动的惯性,同时他也是提出加速度这个概念的第一人。不过惯性和加速度定律都是之后牛顿总结的。伽利略还发明了空气温度计和天文望远镜,并用天文望远镜发现了太阳黑子、木星的4颗卫星和土星的光亮环。
伽利略很幸运的受到了热衷于科学知识的美第奇家族的支持,伽利略把自己发现的木星卫星命名为美第奇卫星。这4颗卫星的发现,彻底动摇了地心说的根基,也成为日心说的佐证。
伽利略在美第奇家族的资助下,专心研究物理和天文学,在此期间他也完善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并于在1632年出版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伽利略也成为了在牛顿之前最伟大的天体物理家,从此物理科学的曙光在欧洲升起。
美第奇家族似乎是专为文艺复兴而存在的,在这个家族兴起后,连续几代人都极为重视科技、艺术和文化的传播发扬,并直接促成了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而在整个欧洲进入科技文化时代后,他们似乎也不再有存在的必要,一个王朝式的家族就此终结。历史就是这样的神奇。